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日本盂兰盆节习俗:男女老少共起舞(日本盂兰盆节视频)

来源: 最后更新:23-06-18 08:05:19

导读:

1、日本盂兰盆节习俗:男女老少共起舞
2、日本人盂兰盆节怎么过
3、在日本 盂兰盆节和中元节有哪些习俗
4、盂兰盆舞

文章目录:

1、日本盂兰盆节习俗:男女老少共起舞

2、日本人盂兰盆节怎么过

3、在日本 盂兰盆节和中元节有哪些习俗

4、盂兰盆舞——日本盂兰盆节的别样特色

5、盂兰盆节的习俗 在日本的地位

6、猜你喜欢:

1、日本盂兰盆节习俗:男女老少共起舞

日本节日中的孟兰盆节,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日(有的地方是七月十四日)。在民间被称为中元节,鬼节等。是祭祀祖先、祭拜孤魂野鬼的日子。各国各地的传统节日习俗都不同,那么日本孟兰盆节的习俗有哪些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日本盂兰盆节习俗

盂兰盆节在飞鸟时代由隋唐时期的中国传入日本,俗称“お盆”(おぼん、发音:o-bon,盂兰盆会简称)。在城市七月十三日至十六日,在农村八月十三日至十六日进行。十三日前扫墓,十三日接先人鬼魂,十六日送。也有送中元礼物的习惯,民俗上也会众人聚集,跳一种名曰“盆踊”的舞蹈,专注于手部动作,类似于今日的para para。

日本人对盂兰盆节很重视,现已成为仅次于元旦的重要节日,企业、公司一般都会放假一周左右,称为“盆休”,很多出门在外工作的日本人都在选择利用这个假期返乡团聚祭祖,此时像大都市(如东京、大阪等)街道多显冷清,有点类似中国的清明节。

日本盂兰盆节,即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在民间称为中元节、鬼节或七月半、麻谷节,是祭祀祖先、祭拜孤魂野鬼的日子。在中国,最早举行“盂兰盆会”的是南北朝时以笃信佛法着称的梁武帝;到了后来,盂兰盆会依然盛行,只不过渐渐地由供僧转变为施鬼,目的是超度死去的亡灵。

宋代以后,三教逐渐融合,佛、道在这一问题上达成了默契,其实,盂兰盆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本意是指“救倒悬”,佛经上说亡者的苦有如倒悬,应尽快解救。由于汉文佛典使用汉文,因此也产生了望文生义的解释,认为“盂兰”为倒悬意,“盆”为食器,这一说法虽然不符合梵文的情况,但由于在汉文佛教界广为流传,故至今仍存在这样解释的情况。

节日简介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盂兰盆会”,也称“中元节”(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尤以华南为十三或十四,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

依照佛家的说法,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佛教徒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中元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死亡超过三年的称老亡人。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别祭奠。

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洒几个圈儿,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然后一堆一堆地烧,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某某来领钱。”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说是烧给孤魂野鬼的。亡人们回去的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结束语】以上,就是那些有关于孟兰盆节的习俗。不知道有没有帮到大家呢?

2、日本人盂兰盆节怎么过

盂盆兰节是日本3个主要节日之一,此期间的国内和国际旅行活动非常密集并且住宿率增加。在日本,盂兰盆节前后,学校放暑假,公司企业等也会有7—15天的假期。那日本人是怎么盛度这个节日的呢?下面一起和老黄历来看看吧。

扫墓:也许有很多人都去扫墓,事实上这里包含了到墓地去迎接祖先亡灵的意思。因此,在盂兰盆节的第一天,8月13日的早上去最好。扫墓的时候,打扫墓碑和墓地,然后供奉香、花和祖先喜欢的东西等。但是,墓碑上撒酒这种行为,由于会导致变色,所以并不推荐。

迎神火:作为把祖先的灵魂迎接到现世的标志,在粘土的器皿上燃烧叫做“麻杆”的麻茎的活动。在佛事用品店、超市、花点等地,可购买到“麻杆”。另外,经常能看到在家门前点迎魂火的人,但是这原本是在墓前进行的活动。火种取墓前香中的为好。

备供品:供奉把茄子和黄瓜当做牛马的“精灵马”,精进料理、时令蔬菜、水果等,种类繁多。出乎意料的是“水之子”竟不被大家所知。把茄子和黄瓜切成小方块,盛放在荷叶上,据说此供品可为祖先拂去烦恼,抬高公德。这样,祖先的灵魂一直停留到盂兰盆节最后一天8月15日(也有地方为16日),然后通过送神火返回灵界。和迎魂火那时一样,家中需燃烧麻杆。像京都和九州这样举行大型仪式的地方也有很多。

跳盂兰盆舞:盂兰盆节少不了的是盂兰盆舞。这本来是表达了离开地狱的人们的喜悦,现在已经变成了具有各地特征的民间舞蹈了。在夏天的夜晚,合着大鼓的鼓声,全村的人围成大圆圈跳舞,是这个时期在日本各地都能够见得到的风景画。

出乎意料复杂的盂兰盆节活动,全都是出于人们敬奉祖先的心啊。盂兰盆节的风俗,混合了佛教、儒教、神道教的各种思想,是日本所独有的。另外,这还是通过看不见的灵魂和佛的存在,来培养孩子们款待、体贴他人之心的情操的好机会。

在日本人心中根深蒂固的盂兰盆节的风俗。回到故乡的时候,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在内心缅怀下故人吧。

3、在日本 盂兰盆节和中元节有哪些习俗

盂兰盆节是华夏的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盂兰盆节在飞鸟时代由隋唐时期的中国传入日本。而现在在中国民间已经完全没有盂兰节的民俗活动了,说到这个节日国人第一反应就是日本人的节日。那么在日本,盂兰盆节和中元节都哪些习俗呢?本期老黄历来为你解析。

在日本盂兰盆节的习俗

盂兰盆节在飞鸟时代传入日本,现在已成为日本仅次于元旦的盛大节日。盂兰盆节是每年一次的纪念先祖的佛教活动。人们相信在每年的盂兰盆节期间,祖先的灵魂回到这个世界来拜访他们的亲戚。一个传统是把灯笼吊在房子前面以给祖先的灵魂带路,并且表演盂兰盆舞蹈(盆舞节),拜祭坟墓并且在家中祭坛和寺庙里供奉食物。在盂兰盆结束时,漂浮的灯笼被投入江河湖海以引导灵魂回到它们的世界里去。不同地区的风俗很不一样。盂兰盆节在日本又称‘魂祭’、‘灯笼节’、‘佛教万灵会’等,原是追祭祖先、祈祷冥福的日子,现已是家庭团圆、合村欢乐的节日。

月中旬的盂兰盆周是日本3个主要节日之一,此期间的国内和国际旅行活动非常密集并且住宿率增加。每到盂兰盆节时,日本各企业均放假7-15天,人们赶回故乡团聚。节日期见家家都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祭奠祖先。现在一般在阳历的8月13日前后迎接祖先的灵魂,和活人一起生活4天,16日以送魂火的方式把祖先的灵魂送回阴间。京都的“大文字烧”就是这个活动的顶峰。另一种欢送的形式是盂兰盆舞,夏夜,在太鼓声中,男女老少穿着浴衣起舞,现在已成为日本着名的观光活动。

在日本中元节习俗

中元节送礼的时间也是非常讲究的,东日本一般都是从7月1日开始到15日这段时间之内送出,西日本则是推迟一个月,在8月1日到8月15日之间送出。如果有一不小心超过这段时间的人,那么你只能选择作为暑期问候送出了。

礼物选择:对于老人们非常重视的这个节日,你当然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礼物啦。中元节礼物是一个非常难的选项,如果你送的不合对方的心意,那么两方都不会高兴。首先,会破坏禁忌的物品请不要送,比如有贬低他人地位之意的鞋袜或是时钟书本等有鼓励学习上进的物品千万不能送给长辈或是上司。其次,现在流行在网店购买并快递到家,但是这种时候千万要记得让店家包装好并附上明信片或者诗笺。

返礼和感谢函:在收到别人送的中元节礼物之后,一定要立马打电话或者写信对对方表示感谢,这也是中元节的礼仪之一,如果像是朋友和同事这种关系的人,一定要返礼,返礼一般是相同额度的东西就好。还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接受礼品的对方如果正处于服丧期间,那么一定要避免用华丽的包装和彩色绳子。只要在纯白的诗笺上写着“お中元”就可以了。

4、盂兰盆舞——日本盂兰盆节的别样特色

盂兰盆节,也就是中国每年七月十五的鬼节,也被称为是中元节,中国的鬼节我们是不太适合出门的,那么,在日本,他们会有着与中国什么不同呢?会在这一天有着什么样的特色?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每年的阴历7月15日是盂兰盆节,也被称为中元节或鬼节。盂兰盆节最早盛行于中国和印度,后来传入日本。

说起鬼节,可能很多人想到的是美国式充满欢笑和激情的万圣节,盂兰盆节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也很陌生。但是在日本,盂兰盆节已经成为一年中除新年以外最重要的节日。

每年的盂兰盆节前后,正值学生们放暑假,公司和企业也会放一到两周的长假。在外地辛苦工作的日本人大都利用中元节假期回家团聚,也有人选择外出度假或返乡祭祖,于是,每年8月,日本国内都会形成“国民大迁移”。

盂兰盆节期间,日本各地方政府或组织都会举办“盂兰盆舞”大会,其中最主要的庆祝活动就是跳“盂兰盆舞”。盂兰盆舞,也叫阿波舞。这本来是表达了离开地狱的人们的喜悦,已经变成了具有各地特征的民间舞蹈了。

依照传统,人们会穿上色彩鲜艳的夏季和服和木屐,然后全家出动,在夏天的夜晚,合着大鼓的鼓声,全村的人围成大圆圈跳舞,一起享受这难得的休闲时光,是这个时期在日本各地都能够见得到的风景画。

5、盂兰盆节的习俗 在日本的地位

盂兰盆节跟中元节一样被称为是鬼节,而在盂兰盆节有不同的习俗文化,那么在盂兰盆节有哪些习俗呢?盂兰盆节在日本的地位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老黄历一起来看看吧!

盂兰盆节在日本的地位

在日本,离开自己的故乡到外地工作的人很多,所以利用每年的盂兰盆节时段回老家团聚。可以说这是祖先和活着的人一起聚会。因为城市里的人都回到乡下去,被称作“民族大移动”,这时大城市东京等地有一段时间显得很冷清,就好像我国过春节时出现的人口移动一样,可以说在日本,盂兰盆节是一年之中很重要的节日。

盂兰盆节在中国 我国盂兰盆节的习俗

烧包

“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放焰口

七月十五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普渡拜拜

七月十五日下午,大家便开始准备黄昏的大拜拜。祭坛上各种牲礼及水果摆上几百盘,杀猪几十条甚或百多条,米谷整卡车,鱼山、内山耸立着,极尽铺张能事,与“做醮”相同。另请和尚或道士登坛作法诵经,引渡孤魂野鬼,回归天地,有时也上演钟旭道捉鬼等民间戏曲。

孟兰盆法会:七月十五日是佛教所谓的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的法会中,和尚诵经,盆罗百味,供养僧众,功德无量。

抢孤

在普度的广场上搭起高丈余的台子,上面放满各式各样的供品。普度完毕,主持人一声令下,大家就蜂拥而上抢夺,因为没有秩序易造成伤亡,所以清朝下令停办。民国八十一年宜兰头城再度举办此活动,仍延袭旧制,架高近四层楼的棚子,上放置十三盏食物和纯金牌。参加的队伍以每五人一组,每队各据一根柱子,待主办者一下令,选手便奋不顾身望往上攀爬。由于有游戏规则所以没有混乱的场面,是一项值得提倡的民俗体育。

抢孤由来:因为七月普度鬼魂群集,为了怕它们流连忘返,所以有人发明此活动。据说当鬼魂看到一群比自己还要凶猛抢夺祭品的人时,会被吓得逃开。

七月半做普度

中元节七月半做普度,主要活动虽在七月十五日,但在泉州鲤城区地界即有三十六个铺境,如果都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举行,买菜办筵席、演戏酬神、请客饮宴等等方面都十分不方便,所以经耆老绅士公议,三十六个铺境的普度,分别从七月初一至七月三十日举行,所以旧鲤城区在七月这一个月是无日不普,天天演戏酬神宴客,整个七月都在忙于做普度。经过协商安排,七月初一日由后城做普度,以后各铺境轮流。直到七月三十日为止。

祭魁星

永和县读书人於此日祭魁星。长子县的牧羊人家於中元节屠羊赛神,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又赠肉给诸亲戚,家贫无羊者则蒸面作羊形来代替。阳城县农家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於田间祭祀,称为“行田”。马邑县民中元节以麦面作儿童的形状,名为“面人”,互赠亲戚家的小孩。忻县农民於中元节在田梗上挂五色纸。

送羊节

农历七月十五,还被称为“送羊节”。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羊,祥也。”甲骨文《卜辞》中也称羊通祥。可见在古代,羊这种动物,一向代表吉祥之意。旧京及华北地区的农村,民间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活羊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送一对面羊。

6、猜你喜欢:

标签: 槐树村的男女老少  槐树村的男女老少们  槐树村的男女老少爷们  男女老少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xingzuo/fenxi/37086.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