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男子上大学名额被顶替,申诉7年索赔115万元,学校:有本事你去告

来源: 最后更新:23-07-08 07:18:07

导读:男子上大学名额被顶替,申诉7年索赔115万元,学校:有本事你去告,学校,学费,入学,上大学,张虎群,毕业生,名牌大学

文 | 雅萱

编辑 | 阿琰

二〇〇四年年的夏天,河南洛阳农专的大学校园里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毕业生们都朝气蓬勃,穿着打扮尽显肆意张扬,向上的气息散遍整个校园,他们即将踏入社会,既憧憬又有些紧张与迷茫。

他们穿着学士服在校园的每个角落,留下几张照片做以纪念。

但是唯有一个与这种活力四射的氛围格格不入的身影,这个人就是张虎群。他不仅身穿破旧,农民打扮,并且满脸皱纹,看起来就像这些孩子们的父辈。



大学校园/网络示意图

更加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是作为一个学生的身份到学校里领取他的毕业证书的。

但是张虎群没有领到他心心念念的毕业证书,只是领到了一本结业证书。

因为他的毕业成绩并不合格,有好几门功课都挂掉了,不符合学校对毕业生的要求。

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大学里,会出现一个这样特殊的学生呢?

原来,这个叫张虎群的男人,也是被大学通过正当程序录取过的大学生。

只不过,他被录取的时候,是一九七六年。而且,当时这所大学还不叫现在这个名字,而是叫做岳滩农学院。

张虎群是地道的洛阳土著,出生于1952年。



张虎群

他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出身底层的农民家庭,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还一步一步坚持从小学念到了高中,后来又在村子里当了会计。

在1976年,高考制度还没有恢复,大学可不是想上就能上的。

在当时,上大学需要公社推荐,并且条件十分严苛,要求此人必须为工农兵学员,还得表现良好。

张虎群在村子里当会计时,兢兢业业地工作,平时清闲的时候还会热心积极地去帮村民干一些力气活。

就这样,他脚踏实地干了许多好事,取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感激,才被公社推荐去上的大学。

别看这只是一所专科学校,在那个极其艰苦、大学生极其稀有的年代,上一个专科大学,毕了业出来混绝对都是人中龙凤了。

并且,张虎群也是历经了层层筛选的,当时公社汇报了十几个人的名额,而再经历了严格的体检之后,真正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的,只有6个人。

当时张虎群收到邮局发过来的邮件时,也是开心得不得了。

岳滩农学院的畜牧兽医专业,在我们当今来看,这个专业可能听起来十分冷门,不怎么吃香,但是在1976年,这个专业还是很有实用价值的。

所以张虎群也是内心雀跃不已,觉得自己碰上了改变命运的好机会。

可是寄过来的通知书上,并没有写清楚开学时间,而是在附录上简单提了一句会另行通知具体的开学时间。

张虎群也只能照着附录所说,耐心地在家等待再次的通知。



张虎群年轻时照片

可是左等右等,被一同录取的6个人中,只有张虎群还没有通知留在原地。

而其他的5个人,已经早早地收拾了行李前往他们的大学读书上大学去了,唯有张虎群苦苦在家里等候,却迟迟没有等到他想等到的开学时间。

张虎群实在是等不下去,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没有电话与网络,只能靠着邮局邮寄书信。

所以,张虎群等不到通知开学时间的信件,索性自己动身前往学校一探究竟。

于是张虎群带上了凑来的学费,就向着大学通知书上陌生的地址独自一人出发了。

可是却不曾想,到了学校,同一批被录取的人已经开学并且上课好一阵子了。



1980年代的洛阳农专

张虎群只好硬着头皮问了学校相关的负责人,他们却说,学生需要出示档案、录取通知书、开学时间通知书三样物品,才能办理入学。

可是张虎群从来没有见过他的开学时间通知书。

此时的他还是实心眼的回到了家中,并且把从学校到家里会途经的邮局都打听了个遍,可是还是没能打听出半分消息。

张虎群实在没办法,只能再次回学校咨询。

没想到学校竟然说,张虎群报到的时候早就过了学校等待的期限,学校已经默认他自动退学了。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张虎群好不容易得到的改变人生轨迹、实现阶层跨越的机会就这样白白流失了。



张虎群

可是他当时只不过是个普通人,也不知道通过什么去保障自己的权益,只能带着一颗大学之梦破碎的心,耍赖皮地返回家中,继续和黄土地为伴。

但是这件事情始终都萦绕在张虎群的心上。他实在是不甘心这个大好机会就这样不清不楚的从他手边溜过去。

又过了5年,那时候和张虎群一同被录取的5人其中的一个人,已经毕了业并且留在学校当了一个领导,在村民看起来发展得十分不错。

1981年,张虎群在一次闲聊之中从这个人的口中得知,自己的上大学名额有可能是被人顶替掉了。

这句话虽然没有百分百的保障,但是却给对上大学有心结的张虎群来说是一记棒槌,狠狠地震动了他的内心。

张虎群仅仅依靠这个老乡同学一句有可能的话,就认定了他当年没有成功读大学的事情是被人顶替掉了。

张虎群开始整夜整夜地睡不好觉,不停地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

终于,他下定了决心,想要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

从此,张虎群便多次到学校去,希望学校能对当年的重大工作失误给出一个合理的处理方式。

可是学校一直以年份过久,人事变动等理由,拒不承认错误,甚至在次数多了以后,直接在大门口就把他拦下。

后来,学校也撒手不管了,直接说这件事情查不了。

从1981年到1998年,张虎群坚持了这么多年,学校都没有给他一个说法,一个交代。



相关人员找到张虎群进行调查

无奈,张虎群也放弃了从学校讨回权益的方法。他开始另辟路子,希望通过别的方法让人引起这件事情的重视。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虎群一次次锲而不舍的抗争终于得到了反响。

一个省领导关注了此事,这才让彼时已经改了名字的洛阳农专对这件事进行专门的调查。

2001年,洛阳农专给出了相关的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当年学校确实是录取了张虎群,而张虎群被人顶替上大学的事情也是事实,但是至于被谁顶替了,那就不得而知了。

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再纠缠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了。

经过几番协商,学校答应张虎群,他可以到免费到学校读完之前漏掉的学习课程,并且学校会免除他的学费;

每月还会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并且毕业以后给他一个清洁工的工作。

但是这时候的张虎群已经49岁了,他不再年轻,也错过了学习的黄金期。

沉重的家庭和生活重担压了他几十年,这时的他,既有年老的父亲,又有两个儿子,自己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如果现在去读大学,那么家里几乎就没什么收入来源了。

可以说这个时候绝对不是张虎群重返大学的好时机。但是被人取代的大学梦始终是张虎群心里的一个坎儿。

就这样,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下,张虎群还是选择完成年轻时的梦,前往大学重新读他在几十年前失之交臂的大学。

虽然自己和一群比自己小三十来岁的年轻人一起读书,好在大家都对此很友好,没有发生什么不愉快。

但是张虎群已经三十多年没有学习了,早就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他吃力地听课,却始终不如年轻人的学习效率高。

更要命的是,他的背后还有自己的家庭要时刻惦记着。

2002年,老家下了一场暴雨,这场雨来得极其猛烈突然,以至于家里的土窑房子都塌了。好在,并没有人员伤亡。

可是家里依旧贫穷,甚至大儿子娶的媳妇,因为受不了嫁过来后一贫如洗、看不到头的日子,生下孩子就跟张虎群的儿子离婚了。

至此以后,张虎群却再也不能心安理得在学校里学习了。他终究还是败给了生活。

于是,张虎群向学校申请办理休学,自己在家里自修剩余的课程,学校也同意了他的这一申请。

可是,梦境很丰满,现实却是骨感的。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张虎群想要生活和学习两手抓,那肯定是很难做到的。

他不是神,也没有那么高的意志力,不能在干活的同时保持学习。

于是在2004年毕业季,张虎群只领到了学校的结业证书,而没有学位证书。

因为根据学校的规定,张虎群在大学期间的成绩有4门挂科,还有很多缺考的,这样的话,当初保证过的清洁工的工作自然也是没有办法给他了。



张虎群只拿到了结业证书

所以说,张虎群忙碌了三年,折腾上了个大学,到头来却等于白上,他还是一个农民身份,顶多算是一个见识过大学的农民。

张虎群心有不甘,他看着当初一起和他被录取的人,都已经出人头地,在各自的领域风生水起,很有地位;

而自己却仍旧一身贫困,还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他不服,不服当初那个顶替自己上大学的人,如今享受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而自己还是那么平庸。

于是,张虎群的脚步还是没有停止。他又把自己的情况向北京的教育部去反映,希望自己的特殊情况能获得一些赔偿。

可教育部将此事下放给了河南省教育厅,然后省教育厅又将此事下放给了已经合并了的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省教育厅

兜兜转转之后,处理权还在大学这里。

然而学校对于这个陈年往事早就没了调查的耐心,张虎群多次找学校,都没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后来学校的负责人被他磨得直接发了脾气,说学校不可能给他赔偿,要告就让张虎群告去吧。

张虎群折腾的这好几年,耗费了如此多的精力与财力,他怎会就此放弃?

于是他真的如同那个负责人的话那样,一纸诉状将河南科技大学告上了法庭。

但是告是告了,却一直没有反响。直到2010年,法院才受理此事,却也是落得一个时间太久,不予立案的结果。

2012年,法院要求张虎群找出当年顶替他上大学的人,这样才能进一步调查,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上哪里去找这个人呢?这无疑是大海捞针。



张虎群与后代

张虎群还是没有放弃,他继续等待一个结果,并且索要115万元的天价赔偿;

以此来弥补自己这多年来因为错失大学机会而失去的福利待遇,和多年上访所耗费掉的路费、诉讼费。

2013年,张虎群还是没有放弃,法院的工作人员也劝他,这种事情虽然要解决,但是也得耐心等待……

不知道现在又过了10年,这件事有没有出来一个结果,不知道张虎群是否释怀,也许他这一辈子都不会释怀……

命运无常,世事难料。虽然不是说非要读了大学就一定会有一个好出路,但是张虎群如果当年正常入学,是不是他现在的人生也会改变呢?

回想起张虎群的这大半辈子,本来他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却被无良的人所替代。

那个人享受着可能不属于他的人生,过着不属于他的生活,而真正有上大学名额的人,却还在因为这件事情据理力争,命运就是会如此地捉弄人。

上大学但名额被顶替的事情,确实在那个年代发生过很多。

有些人利用特权,将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偷偷纳入自己的囊中,这样不光彩的盗取途径,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一生,更是毁了他人的一辈子。

但是由于这类事情的特殊性,很多证据已经无从考证,大部分的人只能咽下这个哑巴亏。

张虎群为自己的受教育权抗争了这么多年,最后还是没有争夺到一个好的结果。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原创首发,抄袭搬运必究!

-完-

标签: 学校  学费  入学  上大学  张虎群  毕业生  名牌大学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news/jiaodian/340090.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