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玉米花粒期管理的科学方法(简述玉米花粒期田间管理措施)

来源: 最后更新:23-05-21 08:58:39

导读:玉米花粒期正是需水需肥的高峰。据研究,玉米籽粒产量90%以上来自抽雄后灌浆阶段绿色叶片的光合作用。因此,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保证肥水供应,尽可能地延长玉米叶片有效功能

玉米花粒期正是需水需肥的高峰。据研究,玉米籽粒产量90%以上来自抽雄后灌浆阶段绿色叶片的光合作用。

因此,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保证肥水供应,尽可能地延长玉米叶片有效功能期,保持植株青秆绿叶,活秧成熟,增加粒重。

玉米花粒期管理的科学方法

1、追施粒肥

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长相,发现叶色变黄、植株脱肥时,在抽穗至开花授粉前追肥。

追肥数量不宜过多,约占总施肥量的10%左右,一般每亩补施尿素8-10千克,可以防止茎叶早衰,增加粒重,也可以在玉米抽雄后根外喷磷酸二氢钾,促进养分向籽粒运输。

2、浇灌浆水

玉米成粒阶段需要大量水分,以水调肥,延长根叶寿命,促进授粉、灌浆和增加粒重。此期土壤水分应保持土壤持水量的75%-80%,但同时也要注意防涝排渍。

如阴雨连绵造成田间积水,根系缺氧,植株生理代谢失调,植株青枯死亡。

3、适时收获

玉米收获期对籽粒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据研究,以籽粒胚乳上乳线消失的时间作为适时收获标志。

玉米雌穗花丝受精后28-30天,籽粒胚乳显示乳线,受精后38-40天,乳线下移至胚胎1/2处,大约在受精后48-50天,乳线完全消失。

此时收获比传统收获时间大约延迟6-8天,可获取较高的产量。

标签: 玉米花  标签  科学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baike/zonghe/1558177.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